国产999久久高清免费观看|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|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|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<sup id="rngpr"></sup>
    1. 
      
    2. 您的當(dāng)前位置: 網(wǎng)站首頁 > 信息公開 > 科普健教 > 健康科普
      健康科普
      【藥食同源】養(yǎng)陰潤燥、生津止渴之“玉竹”
      日期:2024-08-22      瀏覽量:       來源: 營養(yǎng)科

      圖片12 (Copy).png

       

      玉竹,又名葳蕤,是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莖。我國玉竹資源豐富,主要分布于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等省,秋季采挖,除去須根,洗凈,曬至柔軟后,反復(fù)揉搓,晾曬至無硬心,曬干;或蒸透后,揉至半透明,曬干。以條長、肉肥、色黃白、光澤柔潤者為佳

       

      玉竹性微寒、味甘,歸肺、胃經(jīng),能養(yǎng)陰潤燥、生津止渴。用于肺胃陰傷,燥熱咳嗽、咽干口渴、虛勞發(fā)熱、消谷善饑、小便頻數(shù)等。

       

      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記載玉竹主中風(fēng)暴熱,不能動搖,跌筋結(jié)肉,諸不足。久服去面黑野,好顏色,潤澤。

      《名醫(yī)別錄》記載玉竹主心腹結(jié)氣虛熱,濕毒腰痛,莖中寒,及目痛眥爛淚出。

      《本草綱目》記載玉竹萎蕤,性平,味甘,柔潤可食。

      《本草正義》記載:玉竹治肺胃燥熱,津液枯涸,口渴嗌干等癥,而胃火熾盛,燥渴消谷,多食易饑者,尤有捷效。


       圖片13 (Copy).png

      玉竹茶

       

      1.玉竹10g、冰糖適量。

      2.玉竹切片用沸水沖泡,加入適量冰糖,代茶飲。

      功效:養(yǎng)陰潤燥、除煩止渴。

       圖片14 (Copy).png

      玉竹百合糖水

       

      1.玉竹10g、百合10g、蓮子10g、枸杞5g、紅棗2個、冰糖適量。

      2.玉竹與百合、蓮子、枸杞、紅棗、冰糖一同燉煮20分鐘成糖水。

      功效:養(yǎng)陰潤燥、潤肺止咳;

       圖片15 (Copy).png

      玉竹老鴨湯

       

      1.玉竹10g、麥冬10g、500g、枸杞5g、鹽適量。

      2.將玉竹、麥冬清凈,與鴨肉一起燉煮,直至鴨肉酥軟為止,加入枸杞、鹽調(diào)味。吃肉喝湯。

      功效:養(yǎng)陰潤燥、生津止渴、清肺熱。

       

      玉竹豬心湯

       

      1.玉竹15g、豬心1個、生姜絲適量。

      2.玉竹洗凈切段,豬心洗凈。

      3.豬心和玉竹、絲、適量清水一起放進(jìn)燉盅,蒸1個小時食用。

      功效:養(yǎng)陰、養(yǎng)血、安神。適用于氣血不足引起的心悸、心煩、失眠、多夢。

       

      玉竹古籍經(jīng)驗方

      1.治秋燥傷胃陰:玉竹三錢,麥冬三錢,沙參二錢,生甘草一錢。水五杯,煮取二杯,分二次服。(《溫病條辨》玉竹麥門冬湯)

      2.治發(fā)熱口干,小便澀:萎蕤五兩。煮汁飲之。(《外臺秘藥》)

      3.治陰虛體感冒風(fēng)溫,及冬溫咳嗽,咽干痰結(jié):生葳蕤二至三錢,生蔥白二至三枚,桔梗一錢至錢半,東白薇五分至一錢,淡豆豉三至四錢,蘇薄荷一錢至錢半,炙草五分,紅棗兩枚。煎服。(《通俗傷寒論》加減葳蕤湯)

      4.治卒小便淋澀痛:芭蕉根四兩(切),萎蕤一兩(銼)。上藥以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三分,去滓,入滑石末三錢,攪令勻。食前分為三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       

      玉竹食用注意事項

      1.玉竹味甘性偏寒,脾虛便溏、痰濕內(nèi)阻不宜。

      2.痰濕氣滯者不宜。

      3.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等特殊人群,需在醫(yī)生指導(dǎo)下謹(jǐn)慎使用。


     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(文/鄭莉 審/丁樹根)


      圖片17png (Copy).png

      地址:蕪湖市九華南路430號

      咨詢電話:0553-3838500 中藥飲片快遞咨詢電話:0553-5960557

      皖I(lǐng)CP備18015081號-1

      網(wǎng)站聲明:蕪湖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 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@ 2024

  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  微信訂閱號

      視頻號